要想读国际高中需要哪些准备?
近年来,随着国际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国际教育路线。 面对那么多的学校,初期接触国际高中的家庭会因为信息的庞杂而不知如何选择?下面就和 菠萝在线 一起来看看
选择
上面提到“选择”,这恰恰就是国际高中和国内高中的最本质的区别。
比如你会面临以下(但不限于)选择:
选择就读国际高中还是国内高中、选择哪个国际高中、选择去哪个国家或地区留学、选择考托福还是雅思、选择考多少次托福或雅思、选择什么时间考托福或雅思、选择到哪个国家、地区或城市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先修课程、选择什么样的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活动或学术活动...
几乎所有的国际高中生都是在这一次次的选择中品尝成功的甘甜和错误的苦涩,感受着青春的稚嫩和成长的杂陈。直到你拿到自己梦校offer的那一刻,你定会知道,是这一次次的选择,让你比同龄人更加的成熟稳重、多姿多彩、开放包容。
要从现在起就逐步考虑这些选择,因为不一样的体制,申请海外名校需要以终为始,所以有些事情发生在高三却要在当下就开始考虑,比如我想去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哪个学校的哪个专业,当然你不一定要只锁定一个,这是一道多选题,甚至可以修改自己的选择。
但,谨记一点: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都不要拍脑袋决定或随意决定,而是基于相对充足的信息,分析自己的特点、喜好、擅长、短板、性格等,再进行选择。
有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去获取充足的信息
在线上,你可以关注国际学校、留学机构和海外大学的网站或公众号;在一些知识类的平台或留学专家的个人账号里,你也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总结和数据分析;书籍也是非常好的途径,比如吴军的《大学之路》,直到今天依然是很多准留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在线下,你可以参加国际学校和留学机构所组织的宣讲会、公益讲座、留学生分享会甚至他们组织的海外大学的面对面交流。
所以,信息在这个时代并不缺乏,最难的反而是审视自己,如果你并不习惯于此,完全可以借助外部资源,比如你的父母、亲朋、老师等一切你认为靠谱的人。你不必因为担心别人评价你而惶恐和局促,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地了解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况且善意的人并不会批评你,他们反而会为你的这份开放和勇气而心生敬意。
学习
从学习科目上说,国际高中的学业中最基础的两个学科分别是英语和数学。
不过它俩也有些区别:
英语的要求远远高于中国高中甚至超过研究生考试的水准(因为它对于听力、口语和写作的要求是国内考试所达不到的),而数学的绝对难度则较大的低于中国高中。
不过,这完全不意味着数学不需要怎么努力,而英语会难以企及。只要是正规办学,一所国际高中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取得多所学校甚至名校的offer,这足以证明我们不需要妄自菲薄,当然也不应该妄自尊大。
英语和数学在国际高中的重要性分别是:
英语用于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海外高考”、海外学科竞赛、大学先修课程及考试、大学申请及面试等;
数学用于参加“海外高考”、“海外学科竞赛”、“大学先修课程及考试”等。
当然,这并不是说国际高中就只开设这两门课,相反,国际高中的课程体系要更为丰富多彩,甚至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由于本文主题缘故再次不再赘述其他学科。
总之,英语和数学是这些学科的“最大公约数”,是基础性地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如何学好国际高中的英语和数学呢?
纵有万般方法策略,首先想说的是最好参加一门考试,因为只有考试才能激发起人们的战斗欲和紧迫性,尤其是对咱们中国人;也只有考试才能让我们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一个学科。你可以咨询留学方面的老师选择自己适合的考试,哪怕是模拟考试。
其次,从学科规律来说,外语习得最重要的方式是交流,尤其是听和说,所以除了单词的识记,在这个假期,有条件的家庭找机会去跟母语者浸入式听说,这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也同时将大大地提高入学后考试的把握性,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报考一门考试并参与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则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再说数学,在这个暑假,你也可以复习一下初中的书本,尤其重视其中你曾经绝对不会注意的东西——专有名词后面的英文名称。如果有余力,建议提前学习中国高一的课本,同样,除了知识,也同时关注一下其中的英文。
课外
有一些大学,比如美国大学,他们除了重视成绩外,还异常地重视“你是谁”,也就是说,他们在申请季会通过各种方式(书面或面试)了解你这个人。你喜欢什么,做过什么,坚持过什么,思考过什么,得失过什么、为什么你要去他们学校、你为别人做过什么、你能为未来的大学做些什么、你的思维是否有逻辑、你的表达是否够体系、你的潜力是否有体现等等等等。
因此,你如果申请这样的大学(通常都是世界名校,也是很多人的梦校),除了学习优秀,还要参加课外活动。
需要说明一下
这里的“课外活动”完全不同于我们国家的含义,不是为了放松或锻炼身体,而是为什么实现上述的目的,即让大学了解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成绩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他们甚至会选择哪个分数略低一些但人设符合的学生录取。
如此,你便又要去选择自己参加什么活动、需要取得何种成果、如何撰写学术报告或社会实践报告、如何描述这些活动对自己的影响或是以什么方式重新塑造了你。
值得说明的是,你不必刻意“卷”活动,动不动就要参加什么大城市里举办的“高端局”,而是应该选择自己真心热爱的,愿意长期付出精力的活动,因为那才符合真正的你,你也才能在这样活动中收获到更深刻的技能、经历或领悟,而不只是做做样子。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是不知道可以选择参与什么样的活动?
那专业的留学老师通常都会有一份“秘制”的清单供你参考,有文科的、理科的、实践的、慈善的、科研的等等类别。
也许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喜好,没有什么擅长,即使给了清单,也都没什么兴趣,该怎么办?
其实这并不罕见,但他们最终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活动。
原因有二:
一、有的人误解了自己,繁重的学业使得自己觉得好像没什么擅长和喜好,实则不然,在与老师的交流和相处中,有经验的老师会精准地挖掘出这类同学的特点,要知道厉害的老师眼睛都很“毒”,也都是半个心理学家;
二、即使真的没有“硬活动”,还有“软活动”,曾经就有这么一位什么都不喜欢只喜欢吃且爱吃方便面的同学最终凭借对全世界方便面的历史、品牌和社会文化的调查报告被名校录取。